第1章 書香門第(2)
解放前,奶奶對父親的期望就是讀一個師範,畢業後回到家鄉做一個教書匠養家餬口。
父親在省立七師讀了不到三 年,1949 年全國就解放了。
解放初期,百廢待興,政府也需要大量有文化的人,父親還冇畢業,1950 年就被安排到當時的湖南祁陽縣教育科工作。
工作不久,就被派到農村搞“土改”。
在“土改”時的階級成分劃分過程中,有一次工作組集中開會,負責父親家鄉所在地的“土改”工作人員就告訴父親,因為你們家解放時家裡還有幾畝田,根據政策,你們家可能會劃爲地主。
父親也冇多想,就對那人說,按政策該劃什麼就劃什麼吧,最後父親家就被劃爲了地主。
當時感覺也冇什麼問題,但後來 我們全家卻因此吃儘了苦頭。
後來聽父親說, 如果當時給那人說說,也是可以劃爲中農的。
“土改”結束後,父親繼續回祁陽縣教育科工作。
大概是1953 年,縣教育科推薦父親報考當時的湖南師範大學,父親同意了。
經考試,父親被湖南師範大學生物係錄取了。
於是 1954 年父親帶職進入了湖南師範大學學習。
1956 年畢業後被分配到祁東白地市農校工作,成為農校的創始人之一。
後來的大姨父王孝訪,老家與父親家相隔很近,隻隔著一條小溪,相距不到一裡路,可以說是雞犬相聞。
一次偶然的機會,大姨父就將自己的小姨妹介紹給了父親,後來成了我的母親。
母親出生在祁東縣太和堂鎮城連墟江陂謝家。
一書香門第的富裕家庭。
外公叫謝新疇,早年畢業於一所國立大學,後來也一首從事教育工作,由此外婆也算得上是一 位受過書香熏染的人。
外婆一共生育了五個孩子,即兩個舅舅, 兩個姨媽加上母親,母親在家中排名最小。
大舅謝宜鬆,解放後也從事教育工作。
二舅謝宜嶽,是一名水利專家,位於中越邊境的中越友誼水庫就是二舅負責設計的,後晉升至廣 西水利廳總工程師。
大姨一首在家務農。
小姨謝宜蘭,也從 事教育工作。
母親叫謝宜耀,解放後考入了國家統計局南昌 統計學校。
畢業後,她本來有機會留在湖南省計劃統計局工作, 但那時父親與母親己經戀愛,為了雙方能在一起有個照顧,母親要求回祁東教書,最終被安排到離父親工作的祁東白地市農校附近的萬福嶺小學任教。
父母親是何時結婚的我就不太清楚了。
母親和父親結婚後就將奶奶一首接在身邊敬養, 首至壽終。
父母結婚後,就陸續生育了我、姐姐王文玲及兩個弟弟王建林、王茂林。
母親一生教書育人,聰慧賢達,相夫教子,樸實清貧。
自己從來捨不得吃、捨不得穿,好吃好穿的都讓給了我們姐弟, 在我的記憶中,好像從來冇有看見母親穿過一件新衣服。
有一次姐姐給母親買了一件新衣服,儘管母親非常喜歡,卻責怪姐姐太浪費,便收起來捨不得穿。
母親長年身體不好,有病都捨不得花錢治,都是硬扛著,吃藥都是吃價格便宜的, 堪稱一位慈祥、寬厚、無私的偉大母親!
母親於 2005 年 7 月 病逝,享年 73 歲。
父親一生也是教書育人,曆任中學校長、祁東縣教育工會主席。
父親知識淵博,桃李滿天下,為人善良,一生光明磊落,於 2008 年 1 月逝世,享年 82 歲。
父母親雖為國家公職人員,但家裡子女多,工資低,生活過得很清貧。
父親常年抽的是一種八分錢一包的“經濟” 牌香菸,有時為省錢,還抽過農村的土旱菸。
有時彆人請客,分了一些花生糖果,自己都捨不得吃,帶回來分給我們姐弟們吃。
父母親總是自己省吃儉用,從來冇讓我們姐弟忍凍捱餓。
父母親從來都是教育我們艱苦樸素,自食其力,特彆要求我們要公私分明,公家的錢,不該拿的,一分錢都不能拿。
因此,我們西姊妹參加工作後,冇向父母親要過一分錢,也冇有貪汙公家一分錢。
當年我在祁東縣電影公司,有一段時間,每個月隻發二百元生活費,也未曾向父母親伸手,更未利用職務之便,占公家便宜,這一點一首伴隨老王的職業生涯。
現在我們西姊妹都是靠自己的努力,先後成家立業,生兒育女,過上了幸福生活,雖談不上富有,但也稱得上平安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