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江祁神了個懶腰,繼續講起了城隍的分類、

“地方官城隍:即當地第一任或民眾口碑好的地方官。

如奉賢縣的城隍神是雍正年間的鬆江知府週中鉉,因清廉體恤百姓,治水時犧牲,被奉為城隍。

功臣城隍:指對國家或帝王有重大貢獻的文臣武將。

漢初名將灌嬰、範增、英布等也被尊為城隍。

蕭何,助劉邦奪取天下,被河南南陽、襄陽穀城民眾尊為城隍。

正直者城隍:指為人或為官正直,鐵麵無私的人。

如明代楊淑山,彈劾奸臣嚴嵩,被捕入獄,受儘酷刑,仍堅貞不屈,被尊為北京城隍。

善良者城隍:指善良之人。

比如我們今天所見到的城隍神清溪顯佑伯主。

清溪顯佑伯主故事那在城隍裡麵還是有水平的。

大家應該不清楚是誰,但是我說水鬼升城隍大家應該就清楚了。

(有爭議,查了很久,有的說是潮汕的,有的說是泉州安溪,但是大部分資料都是指向泉州安溪清溪顯佑伯主,所以就定下了安溪清溪顯佑伯主來寫。)

清溪顯佑伯主原先是個水鬼,水鬼三年可捉一個替身,自己便可投胎人間。

但清溪這水鬼十分善心,三年期到,有機會捉替身,他卻不忍下手。

第一次是個老漁夫,水鬼不忍老人那麼大了,還要溺死在水中便放了他,還幫他抓了不少魚。

老人也跟水鬼成了朋友,經常一起喝酒。

三年後第二次抓替身,是個寡婦,寡婦的丈夫死了,留下了兩名兒女,女子本是來自殺。

水鬼心想,女人如果死了,兒女必然無法生存,就是三條性命!

於是他把這女人托在水麵上,不讓她淹死,這女人孃家正巧有人來找,把這女人救醒了。

老人恨其不爭。

第三年的時候,老人過來了,他對水鬼說道:

明天我同你一起去,如果來跳河的人也同你以前在世一樣是個賭徒,就把他淹死;如果是個好人,就由我來替換。

第二天,來了一個男人,很關心自己的家人,但是家中婆媳關係很差,男人一直無法解決,絕望下就想著尋死。

水鬼不忍心上有老孃、中有家小、下有兒女的人去死,他把這個男人托了起來,這時候婆媳兩人找來,把中年男人救回家去了。

老人看到這冇辦法,就想替水鬼,水鬼不忍老人那麼老了還一直要呆在冰冷的水底,便拒絕了。

這一下老人更氣了,兩人就吵了起來,直到土地公手捧公文來了。

原來水鬼三次不肯討替身,閻王爺知道了,認為這樣一個處處為彆人著想、不願找無辜當替身的好鬼,應該重重地提拔。

後來就被封為清溪顯佑伯主。

這就是水鬼升城隍的故事。”

【原來城隍爺這麼有故事。】

【我比較好奇城隍還有冇有什麼其他操作,我看裡麵神像穿龍袍。】

【我去,還真是龍袍。】

【有點東西啊!】

江祁笑了笑:“大家對龍袍那麼感興趣,那就聊一下龍袍城隍的事情。

宋仁宗時期,太後患有乳瘡,多方醫治無效,仁宗心急如焚,張貼皇榜,廣納名醫。

安溪清水祖師陳普足揭下皇榜,就前往京城。

路上又遇到清溪顯佑伯主城隍和羅內境主正順尊王,於是便結伴同行,上京診治太後乳疾。

他們行至京城,申請麵聖。

仁宗接見,但是他看隻看到陳普足一人跪拜,便問道:“奏本提及三人,為何隻有你一人?”

陳普足回答:“同行兩人,衣衫破舊,不敢麵見君王。”

仁宗說:“為太後治病,衣著何妨。宣他們上殿。”

並命太監取來兩件舊龍袍,安溪城隍接過龍袍,當即穿上,羅內境主見龍袍內新外舊,便反過來穿。

隨後,三人為太後懸絲把脈,開了藥方。

太後服藥後痊癒,仁宗大喜,就將龍袍賜給他們二人。

從此,安溪城隍就穿上黃龍袍,羅內境主穿上了翻麵的龍袍。”

【突然感覺清溪顯佑伯主好有故事。】

【還都是出名的故事。】

【還有嗎還有嗎!】

【繼續!我還要聽!】

江祁點了點頭繼續說道:“清溪城隍可是個乾實事的,先說保護人民這事。

晉江沿海地區至今傳頌清溪城隍顯聖護漁民的傳說。

據說百多年前,晉江200多艘漁船出海捕魚,突遇一艘小船。

小船上有老漢疾呼:“我為清溪顯佑伯主,告知將有颱風,請立刻返航。”

漁船回港後,大風暴驟至,漁民躲過了風暴避免了死亡。

於是,漁民們傳唱“清溪城隍顯威靈,警報颱風事是真。漁船返航安無恙,眾誇伯主保漁民。”的民謠。

此後,泉市等沿海民眾設壇崇祀清溪城隍伯主,並常去安溪城隍廟敬香祈福。

許多地方還設立分爐,供奉清溪城隍。”

【他做城隍我是服的,真的超善良啊!】

【城隍大人!強啊!】

【果然當神明,真的是要億點門檻。】

【活該受到那麼多供奉!】

“其實清溪城隍還是很靠譜的,有正事他是真上。

城隍的事情可太多了,他就是一塊磚,哪裡需要哪裡搬。

城隍不僅掌管人間,還管轄亡靈。

其職責包括攝取亡靈、懲治惡鬼、安撫遊魂等。

若陰間鬼魂作惡,城隍亦會出手懲治。

對於無辜枉死的冤魂,城隍會主持公道,查明真相。

無人祭祀的孤魂野鬼、客死異鄉的殘鬼、死於非命的夭折鬼,皆由城隍出麵賑濟安撫。

每年,安溪城隍爺的巡城、出佛部分,意在安撫孤魂、祭祀厲鬼、處理陰間案件。

城隍廟的七月中元會,亦以城隍爺名義為孤魂野鬼施捨食物。

明初的城隍封號都是鑒國司民四字,這表示城隍肩負著監督官民的重任。

明清之際的地方官員就職時,需在城隍爺麵前發誓:保全領土安定,為百姓造福,廉潔從政。”

【這麼多活,城隍吃的消嗎?】

【太能乾了。】

【難怪需要正直善良的人,擺爛點根本乾不了這活啊。】

直播間正聊著呢,清溪城隍便拿著登記冊走了過來。

“你們這天聊的,誇的我都不好意思了,正常工作,哪有那麼偉大,你的登記冊。”

【不不不!你值得!】

【值得!】